ky体育app下载官网手机版独家记忆!滨州老体育馆历经九年建设留下滨州人珍贵记忆说到滨州体育馆,人们很自然地首先想到位于市区黄河十一路渤海十五路中海之畔的滨州奥林匹克体育馆,但稍微年长一点的滨州人,都知道在黄河二路渤海六路原滨州市体委大院里,还有一座体育馆,而它的名字,就叫
在这里,滨州市民近距离欣赏过奥运冠军李晓霞的精湛球技,观看过赵本山、黄宏等著名笑星的精彩演出,参加过红红火火的舞会,在这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这座体育馆,结束了滨州没有大型室内体育场馆的历史,而其多舛的建设过程,更是令人唏嘘,以至于知情人习惯用“八年抗战”来形容滨州体育馆的建设。今天,就为大家讲讲滨州体育馆的故事。
“说到滨州最早的体育场馆,要算位于在原滨州体委院内的灯光篮球场了。”原惠民地区体委主任相怀杰说,“这座篮球场建于1971年,土质地面,看台是砖混结构,带有灯光设备。”
1972年,这座灯光篮球场投入使用,“启用时把山东男篮请来与地区篮球队打了一场比赛,当时看台还没有修好,就在场地周围用土堆了个斜坡。我记得当时看球的群众人山人海,大家都站着,因为人太多,场地又没有硬化,有的地方都被踩出了泥浆。”相怀杰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不仅是惠民地区没有个一个像样的体育场馆,整个山东省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相怀杰说,“我记得那时济南带看台的体育场好像只有山东体育学院里有个,规模还很小。而济南的室内体育馆只有原济南军区的八一体育馆,那还是一个容纳不足千人的小馆,当时全省的体育比赛,包括篮球,基本都是在露天举行。”
“七十年代初,在原地区体委院里有个小东屋,塞满了可以放五六张乒乓球台,这里就成了滨州乒乓球队最早的训练馆,我记得用了得有五六年时间。”原惠民地区体委副主任张大山介绍,“大约是1978年前后,为迎接一次全省乒乓球比赛,惠民地区建了一座长二十多米,宽七八米,面积二百多平方米,可以放置八张比赛球台的训练馆,这样条件的训练馆,当时在全省已经算很好的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训练馆,滨州的乒乓球运动水平开始跨入全省先进行列,直到现在。”
现在人们可能没有印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惠民地区篮球水平在全省相当高,少年男篮连续多年在全省比赛夺冠,曾代表山东出战全国比赛,少年女篮也拿过全省亚军,现在回想原因,一是当时有好教练、好苗子,二是有那个灯光篮球场作为场地保障了日常训练。
“1984年,省里提出全面振兴体育工作,并号召每人捐出一块钱,集资建设体育场馆。当时的地委、行署为尽快改变地区体育设施少,训练条件差和训练手段落后的局面,在1985初决定建设地区体育馆,建设资金筹集随全省体育大集资同时进行。”张大山说,“当时全区人民真是无私奉献,除去上交省里和返还各县市的部分外,留下80万,地区财政又拨款35万元,省体委支援了30万,建馆资金一共筹措了到了145万元。”
“体育馆设计长50米,宽40米,场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计3000坐席。最初体育馆设计大门向东,但后来考虑到东门就是渤海六路可能会不好停车,就把大门改为向南。”原滨州体委副调研员、滨州体育馆馆长李瑞平说(本文采访于2018年4月,老人于2018年10月病逝)。
1985年下半年,炉渣跑道、带看台和主席台的惠民地区体育场开工,并于1986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官方资料显示,1985年11月,惠民地区体育馆正式动工,原计划于1986年10月竣工。但谁也没有想到,体育馆的建设历程会如此艰难,而实际竣工时间也比计划迟到了8年。
滨州地区体育馆的前期框架基础建设还比较顺利,但随着资金严重不足和原材料价格的迅速上涨,工程刚竖起边柱和安装顶部网架就停工,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基本就是断断续续建设,而1988年惠民地区体委第一号文件就是“关于请求解决惠民地区体育馆部分建设资金的报告”。
当年,惠民地区体委一方面继续向有关方面申请资金,同时向地区请示:不论社会上的个体户、专业户或厂矿企业社办企业和村镇,只要无息借给体委20万元,体委就招收一名符合中专条件的正式学生,在分数上给与照顾,力争筹措50至100万元,以后逐步还清。
“体育馆的建设历程太艰难了,经历了几起几停,后来地区还专门为此开会。”李瑞平在接受采访时说。
1991年4月,惠民地区举行捐助孙子故园、地区体育馆建设新闻发布会,动员全区人民为两项工程踊跃捐款、贡献力量,而当时地区体育馆已停工两年时间,只完成了框架和屋面工程,就像一个四处漏风的大棚。
1992年10月,地区体委又向地委、行署请示,其中一条建议就是希望行署在1993年体校招生时安排200名委培生计划,不占用学校正培生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生,每生7500元,共150万元,其中80万元用在体育馆建设。
财政部、国家体委、国家计委、省财政厅……当时能跑的部门几乎都跑遍了,能用的关系也都用上了,只为体育馆能早日竣工。
通过四处化缘,地区体育馆主体终于完工,但内外装修仍然没有着落,“没办法,我们继续寻求赞助,座椅是地区建行给的,电子记分牌是地区工商局给的,篮球架是二棉送的,天华集团给了两万元……”对于当年慷慨解囊的单位,李瑞平一直记得清清楚楚。
历尽千辛万苦,客服重重困难,1994年10月8日,地区体育馆举行隆重落成典礼。此时,距离开工已过去了近9年时间,而开工时的惠民地区,已更名为滨州地区。
“其实当时也是勉强举行落成典礼,体育馆外墙原计划用马赛克和大理石,最终用的是水泥和涂料;典礼时体育馆外的地面没钱硬化,就用的三合土;原来屋顶设计有吊顶,结果落成使用时还露着钢架;一切都是因陋就简,但无论如何,项目终于完工了。在落成典礼那天,我们心里悬了多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相怀杰说。
“对我们来说,以前没有承办过的比赛,终于敢接了;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大型演出,终于有场地了。但面向市场,就有了经营压力,落成时,我们还欠着地区建筑公司26万元建筑费呢。”滨州体育馆第一任馆长李瑞平说。
“除了以馆养馆,没有别的路可走。”边干边摸索,李瑞平和同事们趟出了一条“赛事+演出+展销”多种经营的路子。
“体育馆投入使用初期,我们就邀请了山东青年男篮来滨州打比赛,从1996年开始,我们连续举办了多届包括八一、南京、沈阳、济南四大军区篮球对抗赛,还举办了中澳国际篮球对抗赛,这些赛事,都在滨州引起了很大轰动,滨州市民也终于能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平比赛。”李瑞平说。
提到滨州体育馆舞厅,很多滨州人仍有印象,这也是当时滨州体育馆的多种经营方式之一,“馆建起来了就不能闲住,平时搞服装展销、演出,赵本山、黄宏都曾来馆里表演;周末开辟成轮滑馆,晚上办舞厅,每晚到这里跳舞的人能到三四百,可以用火爆形容。”李瑞平说,“别看我们馆规模不大,但经营管理在全省绝对算是一流的,每年创收五六十万元,欠建筑公司的钱不到三年就还清了。”
一些人可能还不知道,滨州体育馆当年差一点就被冠名为“扳倒井体育馆”,这也是李瑞平他们积极运作的结果,“体育馆启用时我们把广营清真肉食的大型广告牌悬挂在了外墙ky体育,看到广告效果不错,高青扳倒井酒厂就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以五年二十五万元的价格冠名滨州体育馆,当时双方谈得很顺利,但外界对这事有不同声音,说滨州的体育馆怎么能被外地的企业冠名?后来反对声音越来越多,迫于压力冠名的事情就被搁置了。”
2009年,全新的滨州奥林匹克体育馆在美丽的中海之畔投入使用,这座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的现代化场馆可容纳7000名观众。建成后的体育馆以其独特的造型、先进的设施被市民亲切称为“滨州的鸟巢”,成为滨州新的地标性建筑。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各参赛队伍对体育馆如此评价:“找到了奥运场馆的感觉”、“全国一流的比赛场馆”。
投入使用当年,滨州奥林匹克体育馆就承办了全运会柔道、武术套路项目比赛,产生了28枚金牌,由于组织和运行保障成绩突出,还被全运会组委会评为“优秀场馆”。
此后,滨州的重赛、活动就基本在这里举行,而曾经屡创辉煌的滨州体育馆则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滨州体育馆仍默默矗立于闹市区,也许这里再也难寻她曾经的热闹喧嚣,但这座场馆带给这座城市的美好,却永远留存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