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夏日热练!日均7000人次拥进青岛弘诚体育场 还有人驱车来健身新冠疫情让人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了人们积极锻炼、健身强体的热情。体育运动要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不少人的共识。
在作为国家战略的全民健身中,岛城市民走在了前列,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岛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边各公园栈道自然是市民休闲健身的首选。但随着岛城市民对体育资源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专业场地不足也是制约群众体育健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疫情前限时向市民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多数已向市民关闭,少数开放的几个专业体育场变得更加火爆。
炎炎夏日中,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手机,迈开脚步,加入汗水换健康的大军之中。7月17日早、20日傍晚,记者在弘诚体育场感受到了市民健身的热情,从孩童到年过七旬的老者,这里的健身气氛可谓热情高涨。有附近的居民,也有专程驱车前来感受运动快乐的市民。
弘诚体育场前身是青岛第三体育场,原名海泊河体育场,建于1997年10月,也是青岛最早的体育场之一,与天泰体育场、青岛体育中心并称岛城三大体育场。弘诚体育场占地面积6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持续免费限时向市民开放,让这座岛城的老牌体育场保持着与活力。
7月20日傍晚,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阵容强大的暴走团开始了一圈又一圈的快走运动,一圈400米的专业跑道,25圈下来就是10公里,在暴走团队伍的尾部,一些中小学生也加入了进来,充满活力的他们放下手机走出家门,用运动诠释新一代精神。任秒颖暑假之后就要开始初中生活了,作为一名准26中的初中生,她和妈妈一起前来跑步,“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中考也加入了体育成绩,孩子平时也爱运动,暑假几乎天天来这里跑步。”任秒颖的妈妈张女士介绍。家住福州路附近的袁先生隔几天就要带孩子来弘诚跑跑步,主要因为上初二的孩子体育成绩不理想,为了提升成绩保证中考不拉分,体育老师要求每天打卡训练,无奈家附近没有运动场地,体育场是比较好的选择。
活跃在体育场专业跑道上的不乏专业选手,65岁的平就是一名跑步老将,早上他开车从瑞昌路赶来跑步。像平这样驱车前来跑步的还有不少,一些跑团的跑友也不惜自驾或坐公交车到这里约跑。家住附近的于老先生今年73岁了,但是在跑道上,他的身影完全不像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跑起来由慢到快,在最后冲刺的一圈,他往往会将很多年轻人甩在身后。记者现场发现,像于老先生这样的七旬左右的健身达人不在少数。老人们这种拼搏不息的体育运动精神,同时也激励着场地里的年轻人。
据弘诚体育场运营管理科科长刘旭宁介绍,体育场周边居民区域密集,运动健身以及饭后散步的场地一直困扰着居民,弘诚体育场持续限时免费开放,给附近居民健身带来极大方便,入场只需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即可。进入暑假,前来健身的人们有所增多,不少中小学生也加入进来,让体育场的氛围更加活跃,暑假中日均入场约7000人次,较疫情前有增加。“疫情前我们只有早上6点至9点开放,晚上不开放,那时最多日均2000多人,疫情过后考虑到市民的健身需求,我们将上午开放时间延长到了11点,还增开了晚上5点到8点的时间段,健身人次翻了一番还要多。”刘科长表示,宠物不得入内,入场禁穿皮鞋与拖鞋……为了保障市民有序安全健身,也为了维护体育场地,弘诚体育场管理方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我们几个都是参加全国老将田径比赛的ky体育app下载官网手机版,疫情之前还可以到理工大学和附近的人民路第一小学跑步,受到疫情影响,现在封闭不让进入了,像这样专业的400米跑道实在是太少了,就是开车也要每天来跑一跑,停车费也不贵,两块钱就可以搞定,还是很方便的。”平介绍。健身场地设施不足是城市居民在日常健身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青岛市体育局大力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初步建成具有青岛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连续5年把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纳入市办实事,全市各类健身设施已增加到1万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5㎡增加到3.29㎡,更新新建600余处健身路径,全市健身场地达9900余处。据了解,目前青岛市体育局局属场地,包括天泰体育场、弘诚体育场、青岛市第二体育场均加大力度向市民限时免费开放。